梁希翼从背包里拿出厚厚一沓旧物件,有杂志、报纸、照片、证件,他掏出一本1994年的国际篮联杂志。“这里有我写的一篇文章”,梁希翼熟练而准确地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一篇英文文章,“那是多伦多男篮世锦赛,我作为媒体联络员写了这篇文章,介绍中国队。你看,照片上是刘玉东。”
梁希懿有很多著名的篮球杂志、报纸等刊物刊登他的作品。如果说作品的高产量体现了这位30岁篮球记者职业生涯的长度,那么他所获得的各种奖项则证明了他的高度。今年,梁希懿的荣誉榜上又添一项:2019年度中国篮球新闻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证人
梁希懿1981年成为职业体育记者,1985年被新华社聘为编辑,1995年升任新闻发布中心副主任,1997年被聘为新华社高级记者。1995年至2001年3月任新华社体育部新闻发布中心副主任。2001年调入新华社《体育快报》任副总编辑。同年7月《体育快报》停刊后,他又回到新华社体育部工作。2004年10月至2006年任新华社华盛顿分社体育记者。2012年正式从新华社退休。在31年的媒体生涯中,他对篮球的报道最多,见证了中国篮球多年来发展的诸多大事。
其中,1994年是梁希懿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年。那一年,中国篮球在世锦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男篮首次进入世锦赛八强;女篮继巴塞罗那奥运会后,再次在世锦赛上夺得亚军。“1994年女篮世锦赛在澳大利亚举行,郑海霞带领的中国队夺得亚军。决赛对阵之前战胜过的巴西队,我们打得有些紧张,最后输球比较可惜。”梁希懿回忆起那一年的情景,仿佛自己又身临其境。
国家队在世锦赛上的优异表现,为中国篮球寻求国外资金和技术注入、实施赛制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1994年12月20日,时任中国篮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的杨伯勇在全国篮球竞赛训练工作会议上郑重宣布,1995年全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将实行主客场、跨年赛制,CBA八强赛由此诞生。这是中国篮球首次实行主客场双循环联赛,这是中国篮球竞赛改革的重大举措。
1995年初,梁希懿出现在联赛改革后北京首钢的一场比赛场边。“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观众比以前多,当时首钢的体育场不是很大,四五千人就挤满了人。比赛也很激情,我还记得刘宏伟现场表演了360度转身,速度快,投篮准。我的赛后报告很激情,感觉中国篮球又重新开始了。”
此外,梁希懿还参与了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的报道,是中国最早报道NBA、采访最多世界级女篮赛事的记者之一,曾担任《篮球杂志》、《体育快讯》、新华网、国中网专栏作家、国际篮联杂志特约撰稿人,数十年来见证和记录了无数国内外篮球赛事的经典瞬间。
助攻
篮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媒体人的宣传助力。大多数人可能没有太多机会亲临现场观看一场篮球比赛,但通过媒体的镜头和文字体验后,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丝毫不亚于亲临现场观看比赛。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像梁希懿这样的篮球媒体人的长期付出。
梁希翼在1995年CBA实行主客场制之前就开始进行深度采访和调研,撰写了大量具有影响力和深度的中国篮球报道,许多球迷都不同程度地阅读过他的文章。这些作品观点鲜明、说理透彻,朴实幽默,严肃不失奔放。《篮球的出路在于改革》《三年三步曲》《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摩擦》《最好的赛季》《对抗还没有来到姚明》等作品都是梁希翼的著名代表作。他还凭借高质量、高质量的作品多次获得CUBA最佳新闻报道奖、CBA全国优秀新闻奖。
2009年,梁希懿把一次“助攻”变成了一次“进球”。为了团结广大篮球记者,加强篮球宣传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服务赛事、服务媒体,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动中国篮球健康持续全面发展篮球新闻报道标题,酝酿已久的中国篮协新闻委员会于8月在京正式成立。此次成立背后的“酝酿”已持续了十余年,梁希懿是最早的发起人之一。
“我最早在1994年、1995年就起草了中国篮协新闻委员会的一些草案,当时只是很简单的章程,后来一点一点完善起来。”梁希懿说,当时成立这个委员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推动中国篮球报道向高水平发展,二是让大家更加关注篮球,推动篮球运动向好发展。”自中国篮协新闻委员会成立以来,梁希懿长期担任新闻委员会常务委员,2018年换届后,调任新闻委员会顾问一职,还参与了中国篮球新闻奖的评选篮球新闻报道标题,为中国篮球新闻宣传做出了长期持续的贡献。
▲梁希仪、孙宝胜
遗传
2012年,梁希翼正式退役,中国篮球从早期的少数人看球,到如今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梁希翼等众多中国篮球人的努力下,新时代的篮球运动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篮球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篮球新闻报道标题,离不开媒体人的付出。年轻人如何更好地接班,把老一辈篮球媒体人的精神和使命传承下去?梁希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记者、篮球记者,首先要热爱新闻这个职业。热爱这个职业,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篮球报道。这是我们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起点。”
▲梁希懿小时候打篮球的照片,照片上上篮的人就是梁希懿。
在梁希懿看来,没有激情和奉献精神是做不好这份工作的,她本人就是一个正面的榜样。1994年世界女篮锦标赛,梁希懿是新华社唯一的现场文字记者,工作节奏非常紧张,不仅要同时负责中英文稿件的撰写,还得基本保证每场比赛结束后30分钟内完成。“回到酒店,我都来不及脱鞋,就急匆匆地去写稿子。写完,我就拨通文字机,听到电话铃响,对方接通了,把稿件投进去,这开心的一天就结束了。”梁希懿说,她一个人撑过了整个比赛。 “那段时间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这样,最后一天写稿子到凌晨两点,甚至写到一半睡着了,稿纸上全是口水,猛然醒来就强迫自己完成任务,那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后来,直到60岁退休的前一天晚上,梁希懿还奋战在稿件撰写一线。
“你们一定要热爱篮球。”这是梁希翼给年轻一代的第二条忠告。梁希翼在北体大读的是篮球专业,工作之余一直投身篮球报道。从中国篮球落后的那段时间起,他就一直看好中国篮球。在担任新华社体育快报副总编辑期间,该报篮球报道的内容在他的带领下也越来越多。“我们要报道人民想知道的东西,不能急功近利,学一些标题党,这是对我们篮球写作的不尊重。”梁希翼坚定地说,“我们要坚守初心,我爱篮球,喜欢篮球,我要写好篮球,我要推动中国篮球的发展。”
梁希懿的职业生涯诠释了一名篮球记者的修养。“篮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给我带来很多快乐。如果能让读者看到我报道的内容,我的报道能对中国篮球的发展有所帮助,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说完这句朴实的话,梁希懿将桌上的旧物件利落地放回了背包里,“你看,我搬了好几次家,但我舍不得扔掉任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