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名人堂工作的持续推进,中国篮球百年发展历程中的鲜活人物和故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郭玉沛、马元南、宋晓波、丛学娣四位中国篮球传奇巨星近日接受采访时对中国篮球名人堂的成立表示欢迎,同时也对名人堂工作提出了建议。
新中国首批国际级篮球裁判员郭宇沛表示,名人堂能激发青少年热爱篮球运动,树立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在郭宇沛看来,中国篮球名人堂的推荐活动既是一件好事、一件喜事,但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篮球规则历史,因为这涉及到很多人的评价。
郭玉沛
“能进入名人堂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也是工作难度极大的主要原因。推荐机制分为提名、推荐、终审三个阶段,评选由职业篮球组织从业人员组成的委员会进行,并有认证机构监督考核,具有广泛性、专业性和权威性。随着事情的发展,标准可以进行微调或修改,不会使工作僵化。”
中国国家女篮前主教练、中国篮协教练委员会常委马元南坦言:“篮球也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历史需要传承。名人堂是对我们一代又一代篮球工作者的提升,也是对年轻一代的激励。这个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觉得在完成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马越南
马元南认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从我的经历来看,牟作云、张长禄、陈文斌、程世春、张子培、于邦吉、白金申、钱成海、杨博勇等前辈都是我接触过的老一辈教练员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首先看到的是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此外,我觉得他们的文化功底、对篮球规则的把握是更大的优势。”
马元南认为,老一辈篮球运动员在篮球理论研究方面,以及刻苦钻研个人技术、基本功方面,有很多值得当今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像陈文斌教练,我记得他俄语很好,但后来为了掌握欧美的篮球知识和动态,自学了英语。他们(老一辈的篮球运动员)理论功底扎实。我们的职业教练员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篮球理论研究方面基本没有拿出什么有影响力的著作,在这方面远不如老一辈教练员。”
马元南认为,老一辈球员、教练员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应该让今天的年轻人知道。
他说:“老运动员们确实练得很刻苦。比如我们中国篮球老运动员吴成章,已经70多岁了,还能做俯卧撑、哑铃、手指力量训练。比如为了练习降低重心防守,也就是我们专业术语里叫‘矮子步’,他要绕着球场走很多圈。杨先生(杨博勇)的底线突破技术,钱教练(钱成海)的控球和传球等等,都不是一般人能刻苦练出来的。我最大的感受是篮球规则历史,他们不仅有高超扎实的个人技术和基本功,而且有很强的理论水平和文化功底。名人堂应该把这些老前辈的榜样告诉年轻人篮球规则历史,鼓励他们向前辈学习。”
中国女篮前队长宋晓波表示,中国篮球名人堂将有助于中国篮球的传承。
宋晓波
她说:“传承首先就是记录历史,篮球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人物,他们都是为中国篮球做出贡献的前辈。”
宋晓波说,她还记得白金申教练指导她的方法和场景。
“他不停地告诉你怎么打篮球,用‘兵法’和心理学,让你通过篮球学到很多东西,然后运用到篮球场上。我们有白教练整理的战术公式,比如‘打快攻打区域防守,不稳就冲进去’,他把场上的这些场景整理成公式,让你心里有数。老教练这种永不停歇学习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为中国女篮夺得1984年奥运会铜牌、1992年奥运会银牌的丛学娣说:“篮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份可以追求、可以奋斗一生的事业。中国篮球的发展也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取得的。”
丛学娣
对于中国篮球名人堂,丛学娣也有自己的期待。她认为,名人堂除了考虑候选人的贡献和可信度,还应该注重精神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希望看到中国篮球名人堂能够发挥传递精神力量的作用。”丛学娣说。
中国篮球名人堂是中国篮协的一项长期文化建设项目。对于名人堂未来的建设发展,多位篮球名宿均表示,入选名人堂的成员一定是中国篮球界少数影响深远的球员。推荐活动不仅要“高标准、严要求”,更要兼顾入选成员身上的时代印记,呈现中国篮球奋斗历程的传承与发展。
马元南对首批提名名单中,一些优秀篮球运动员如李振中、吴成章等未能入选感到遗憾。马元南建议,中国篮球名人堂可以按年代划分,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每十年提名4到5名候选人,这样既能体现发展进程,也能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
宋晓波认为,名人堂的门槛应该略高一些,她还建议,入选者的评选应该有时代感,要对所处的时代有更大的影响力。
“不应该有代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杰出的代表,所以门槛标准要定好,比如这些球员可能影响了一代人。我个人觉得名人堂一开始可能照顾不到所有人,如果要面面俱到,可能很难晋级。”
郭宇沛认为,中国篮球名人堂的建设要有中国特色。他表示,中国篮球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要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历史和特点充分展现出来。
“我们国家的篮球名人堂要重视个人贡献,弘扬集体力量,充分体现和展现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革命传统、人文风采。”郭玉沛说。